版权声明:《国学百家》内容多数来源于互联网,我们只为传播国学经典*弘扬传统文化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请访客使用前核实真实性,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,任何后果均由访客自行承担。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错误信息,欢迎发送邮件至:admin@iloogs.com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。
人物生平:
十七岁时离家赴汴京,曾任右班殿直。监军器库门,出监临城县酒税。元丰元年(1078)改官滏阳都作院。五年赴徐州领宝丰监钱官。由于所任皆冷职闲差,抑郁不得志,自称四年冷笑老东徐。元三年(1088)赴和州任管界巡检。此虽武职,但位低事烦,不遂其愿。不久因李清臣、苏轼推荐,改文职,任承事郎,为常侍。旋请任闲职,改监北岳庙。绍圣二年(1095)授江夏宝泉监,在任上整理旧稿,编成《庆湖遗老前集》。元符元年(1098)因母丧去职,不久东归,游历或居住于苏、杭一带。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),服丧期满,召为太府寺主簿,继又改任宣议郎,通判泗州。崇宁四年(1105)迁宣德郎,通判太平州。再迁奉议郎。大观三年(1109)以承议郎致仕,卜居苏州。重和元年(1118)以太祖贺后族孙恩,迁朝奉郎,赐五品服。他因尚气使酒,终生不得美官,悒悒不得志。晚年更对仕途灰心,在任一年再度辞职,定居苏州。家藏书万余卷,手自校雠,以此终老。这一时期,他继续编成《庆湖遗老后集》。宣和七年(1125)卒于常州之僧舍。
Copyright 2020 234wang.cn 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号:豫ICP备19046752号-2